2010/11/8 10:40:00 浏览:899 来源:西安家教网
家务事让孩子来点“承包”
许多家长反映,叫孩子做一件家务事,比让他们做100道题还难。尹女士对此深有感触:她叫儿子搬几个蜂窝煤,儿子竟提出以写一篇作文来做交换。孩子不愿做家务事,或孩子不愿意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成为孩子的流行“通病”。张女士的孩子读的是寄宿制学校,“一到假期,孩子就会带回一背包他的脏衣服、脏袜子和鞋子。”张女士一说起自己的孩子,就显得无奈和无助。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孩子不做家务事,是孩子的“罪”,还是家长的错?如何引导孩子适当地做一点家务事?由孩子不愿干家务事引出的这些话题便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和思考的问题了。
家长,你不该给孩子不做家务事的理由
九月,随着众多寄宿制学校陆续开学,许多家政服务公司也都跟着忙碌起来。一些家长担心自己家里的独生宝贝在学校没有人照顾,忙着给孩子在当地预订保姆。然而,请保姆也不完全都是家长爱子心切想出的“高招”,有不少学生特别是在外租房的学生,也请钟点工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对于这一现象,有家长表示,不让孩子做家务事,是为了能让孩子安心学习,只要子女学习成绩好,所有家务甚至有关子女学习方面的事情他们都可以为孩子代劳。而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来说,为孩子请一个专职保姆,甚或雇请钟点工到学校为孩子干学校或班级分配的劳动现在也不再是新闻。如是,为了让孩子安心、专心 学习便成为家长给孩子可以不干家务事的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久而久之,孩子当然不愿做家务事了。
不让孩子做家务事到底是爱还是害呢?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当家长不让甚至阻挠孩子干一点家务事,雇请专人代劳孩子的饮食起居,这显然是一种溺爱,一种糊涂的爱。在这种爱的“呵护”下,现在许多学生的劳动观念淡薄,在家不知道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形成“四体不勤”的坏毛病,根本不懂得尊重父母的劳动,更谈不上体贴父母了。在学校时,他们也不想参加任何形式的劳动。许多父母只重视子女的 学习,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就比较低,也不会懂得如何去关心他人,有的只是为自己着想。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形成自私自利、不劳而获的 心理。在父母呵护下,从来不干家务事的孩子所引发出来的社会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家长朋友们深思?不让孩子做家务事,显然不是爱而是害啊!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德,让孩子从家务事做起
热爱劳动、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孩子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是教孩子养成热爱劳动好习惯的良好方法。家长要懂得这个道理,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真正让家务事成为孩子成长的“第二本教科书”。家住长沙市的李先生告诉我,“每到节假日,我们就会要求孩子做点家务事,诸如做饭、洗碗、拖地等,以锻炼她适应社会的能力。现在,她已把适当做些家务事当做一种乐趣,而且已从做家务事中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艰辛,能主动体贴父母,抢着做些家务事。”近年来,湖南省浏阳市永安中学的老师对全校的学生进行家访时发现,在家承担了固定家务事的学生,都有勤奋、节俭、自律等共同的良好品格,自立自强意识浓。学习上,他们积极主动,协作意识强。为了解学生在家从事家务事的情况,我们专门做了一份问卷调查,调查中发现,适当从事一些家务劳动,学生受益无穷。“刚开始做家务事时,我觉得做家务事蛮好玩的,以后也就慢慢习惯了,再后来觉得做家务已是自己的一份职责了。只要有空,自己就会利用 学习之余适当做些家务事。”“通过做点家务事,让我懂得了大人们劳动的艰辛,从而更加体会他们的不容易。从而使自己能更加孝敬父母和长辈,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孩子们在问卷中写道。
教育即是生活。父母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务事,如择菜、擦桌子、叠衣服……从做家务事的过程中训练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及自信心,建立他的成就感、参与感和荣誉感。除此之外,更可拉近孩子与父母的距离,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和正确的劳动观点、良好的劳动习惯及关心体贴父母,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
在家务事中为孩子辟一块“责任田”
为人父母,总是不喜欢让自己的孩子累着,家务事全让自己给揽了下来。孩子就这样从小缺乏劳动锻炼,在家里什么事都不做,从早上起床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的孩子甚至连剥鸡蛋都要由父母代劳,更别说自己洗衣、为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了。如是,孩子就这样被父母惯坏了。
“我也知道,让孩子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处,但问题是,现在叫孩子干一点家务事很困难,孩子不是躲就是拖,你说我该怎么办?”一位家长向我诉说和求助。何不试试在家务事中让孩子来点承包,为孩子在家务事中辟一块“责任田”呢?
当家长提供给孩子家务劳动的岗位,适当地“逼”和引导孩子做些家务事,既让他们得到了锻炼,又通过“做”,培养了孩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的美德,从而一步步走向成熟和自立。拖地抹桌、整理房间时给孩子留一块“自留地”;洗刷餐具、浇花喂猫时为孩子辟一块“责任田”;甚至,买菜购物也让孩子经营经营,让孩子当当家,算计算计家中的柴米油盐事。孩子对自己的“承包对象”,总是会苦心经营,尽情爱护,力求规范。这样,通过家务事“承包”,激发了孩子学做家务事、喜干家务事的兴趣。
我们家长应该明白,让孩子承包点家务事,不但不会累着孩子,还会让孩子在承包中养成许多好的习惯。通过承包,孩子会变得更勤快、懂事,生活的自理能力也将相应提高。当然,在“承包”过程中,家长要真正让孩子保持“独立”,同时应当指导他们该如何做,并要适时加以鼓励。例如在孩子整理完他们的房间后,家长可以与他们交流一下“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你整理以后比以前好看多了,心里是不是很舒服呀?在这样的环境中 学习肯定比以前舒心,说明你的付出是有成效的”等,使他们在家务劳动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从而更加尊重他人的劳动,爱惜劳动成果。
看到孩子在承包家务事中能 健康成长,家长朋友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