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教资讯 西安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的一般方法

2011/3/1 9:43:00 浏览:719 来源:西安家教网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和旧经验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一直存在动力不足,兴趣不大,学习乏味的现象,形成了为应付考试考前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原理、条条框框的模式,忽视了对知识的系统逻辑归纳,题目灵活,就一筹莫展。因而学习效率低下,收效低微,从而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不利于各种能力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在试图探寻政治课的规律,尝试政治课学习方法研究,由此合理指导学生并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理论依据

  搞好思想政治课的学法指导,是新形势下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由思想政治课的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需要所决定的,有其客观必要性和深刻现实意义。

  1.思想政治课是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稳定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

  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要*学生自己去学习,大量的社会现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都要*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解决。学习知识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应用、创新。而这就需要突出强调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学生要重视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以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转变学习观念,由获取知识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来,使被动的机械的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实现掌握运用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同步发展;同时,这也是其终身教育的要求,它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及参与未来工作,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

  2.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来看,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已由形象思维逐步转移到抽象思维,已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较强的独立思维意识,其抽象思维、分析、综合能力已有较大的提高。

  因此要转变"专心听老师讲"的习惯,学会自己主动地去概括、归纳、思考,提高综合运用能力,逐步脱离教师这个"拐杖"去自主地学习。这一方面将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将使学生学习"主人翁"意识得到提高,自主、自立、自我管理意识得到强化,心理更趋成熟,因而就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倘若就我们的学习喻作航船,勤奋则是轮船的马达;正确的学习方法便是轮船的方向盘与航线、让我们驾上这艘希冀之船在知识的海洋中园游,让船儿载着我们驶向美好的彼岸。随着高考科目的改革,考试的内容在向“广”、“宽”、“综”的发展,对我们高中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培养自身能力的目的就在于我们要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运用知识,这对处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学校课堂,还是将来走向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状:很多同学认为高中政治没有初中政治好学,这是为什么?怎样学好高中政治?

  相对于初中政治来说,高中政治更具有学科化的特点,每一年级都是一个学科,因此相对增加了一些难度。有人认为政治就是要多读多背,背得越熟分数越高,这一观点已为实践所否定。高中政治也与初中很不一样。背的成分少了,灵活运用的成分多。一是因为政治理论与诗词、小说、散文等不同,它们读起来琅琅上口,而政治理论性强、术语多,容易背了前面忘了后面,二是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背熟了,也不能用来解题;大部分题都是要求运用课本上的原理去分析时事。也有人认为政治只要能看懂理解就行,不需要背,但是我们知道记忆和理解是分不开的,没有记忆为基础,也谈不上理解。但如果你肯下工夫,并方法得当的话,逐渐也会觉得一样好学。其实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不难发现无论是经济学、还是哲学、亦或是政治常识,它们都有一个共性的东西在里面,即知识体系由宏观到微观,由一般到特殊。对于问题的处理也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到解决问题。由此我来谈谈有关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法问题。

  三、掌握教材特点

  (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首先学会从宏观上总览全局,有高瞻远瞩的感觉,然后再步步为赢,一环套一环地掌握知识体系,最后从微观上去把握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经济常识的内容时,我们首先要清楚到底经济学是研究什么领域问题的学科,那通过前言我们可以知道经济是研究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学科。然后要从宏观上了解经济学的知识体系,抓住经济学的线索来进行研究和学习。人们的经济活动是我们研究和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线索,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从而构筑经济学的知识体系。接下来便可以按教材的体系以课题、节题、框题,来细构和丰实知识内容。从而使自身的知识架构完善起来。

  附经济常识体系表:

  经济学识:是由二部分构成,即基础理论和具体知识;基础理论有两部分构成,即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邓小平经济理论;具休知识有四部分构成,即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交换消费理论、对外经济理论。而教材第一课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第二课就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第三、四课就是生产理论;第五、六课就是分配理论;第七课就是交换消费理论;第八课就是对外经济理论。继而进入课题、节题、框题的细划。以马克思主义经就是理论为例:第一课是讲述经济领域最普遍规律的,是经济学中三个基本理论: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三个理论。而商品理论主要是由商品的含义、两个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原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原理。货币理论是解决货币的本质、职能,从而得到纸币的产生、职能、及由其存在所引起的经济现象。价值规律是主要了解其基本内容、表现形式、作用等。这样再具体到每一个知识点。从而形成看书由薄到厚,再到薄的过程。以后学生只要知道经济常识这四个字就可以在头脑中勾勒出整个经济常识的知识框架。

  (二)政治课教材的知识体系很鲜明的体现由一般到特殊的的结构。

  政治课解决问题也总是先从特殊中总结出一般,再由一般的规律来指导研究特殊的事物。以政治常识为例:这是一门以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所以首先知道我们要研究关于国家的四个要素。因而形成政治常识的四个部分即:国家制度、政党、民族与宗教、国际社会。以国家制度为例:国家制度要了解国体与国家职能、政体与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机构、公民与国家关系等知识,但在我们研究每一个问题时,我们总是先从一般性上去了解其内容,然后再来探讨我国这个特殊事物的这些政治知识。那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掌握这样的方法,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具体学习时,首先着眼的当然还是课本。

  (一) 要处理好“死”与“活”的关系

  1、死”指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定要准确全面把握,要死掉??必须把课本上的每一条原理都记清楚,原理后面的阐述和举例也很重要。各个不同的例子是对应哪个原理的要分清楚,这在选择题中很可能会用得上。经济学比较简单,只要把原理背熟,把分析题的基本思路记清楚就行。哲学需要多想。学哲学永远没有止境,往往越想就会有越多的体会,理解也会越透彻。当然对于我们来说,最主要的还是要把原理分清,哪些是世界观,哪些是方法论,尤其不要混淆。可以看一些参考书,看看书上是怎样分析的,要从哪个角度下手,怎样表述。政治学要特别注意不同术语间的区别,记的时候尤其要强调准确,因为有可能差一个字这个说法就完全不同了。

  2、“活”指要能够联系实际,进行活学活用,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教材课堂的小圈子,尽一切可能的将所学原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其实经济学、哲学就在现实生活中,你不花钱吗?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就是经济,而且花钱这个活动中就涉及分配、消费、储蓄、保险、股票、第三产业等诸多经济学的问题,我们在网上交流就涉及第三产业、信息化、工业化的问题,学哲学尤其要注意和时事结合起来。平时看到一则新闻就可以想想,它可以体现怎样的哲学观点或者是可以用什么观点去分析,经常这样问自己,做题时下手就会快得多,角度也比较准确。所以关键还是要做个有心人,充满兴趣,主动地去感知政治,研究政治,而不是被动地去背政治。相信知识获得的同时,乐趣的获得也会成为一种必然。。

  (二) 学会读书

  正因为政治着重能力的培养,但又作为高考的一个课目,因此我们在学政治的时候要学会读书,把厚书读薄。在读书的过程中掌握“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记忆不读书”两个基本原则,二者合而为一,具体体现在:勾画书本上。凡是勾了的就背,不勾的就不背,就这样把范围缩小,提高了学习效率

  背的方法

  根据本人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政治科有的内容要求准确记忆,如黑体字。对于一段需要背的一段文字可以根据意思分为几条,之后逐条掌握要点逐条记忆。

  但也有很多内容关键是记住要点,如作用、意义、客观必然性、途径这些知识点。

  这样,在理解完整内容,能够描述清楚的基础上,可以记每一点的角度(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意义);

  可以找中心词去记(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或者将动词熟练记忆(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或者将内容缩为最简句,用最精炼的话概括,减轻负担(如世贸组织的作用)。

  这样在答题时,只要关键词熟练,用正常句式表述清楚便能够保证基本分。因为这毕竟不是考默写。

  (三)要提高阅读速读

  也许现在要求同学们“一目十行”实在太难了。但是我今天一行,明天二行,……这样,就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了,特别在高三的学习中,此能力会立大功的。

  (四)不要忽视书面作业

  很多同学重视选择题,认为能提高水平,却忽略本上作业,认为无非是将教材内容的重复抄写。

  实质上这恰恰是对教材知识点尤其是重难点系统、准确、完整地整理。

  逐条整理问题的答案,会使同学们平时更好的理解教材,将教材内容问题化。而且到期末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不至手忙脚乱,面对复习提纲无从下手。

  (五)希望同学们要学会做笔记。

  不仅记板书,以掌握知识结构和通晓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记老师口头上说的重要的话,尤其是规律性的东西,(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汇率问题对进出口的影响)而且要留有余地,供今后补充,做到在学习中既动脑又动手。

  五、“五思学习法”??理解

  大综合下怎样才能把高中政治教好、学好,这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思考的问题。那么,政治学科要怎样学才能学得轻松,学得“有用”呢?我觉得“五思学习法”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所谓“五思学习法”包括以下内容:

  一思所学知识点的层次及含义

  如在学习“世界观”这一定义时,教材是这样表述的:“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这一概念,虽然文字不多,但内容却很丰富,如不将其分成一定的层次并理解其含义,就很难搞清楚,更无法进行辨别和应用。通过分析,可以将这个概念分成三个部分,即主体是“人们”,对象(或客体)是“整个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性质(或类别)是“根本观点、根本看法”。通过分析得知:世界观必须是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观点、看法,如果仅是对世界的一个部分、一个领域、一个方面的看法,不能称之为世界观;还要注意这些观点、看法必须是根本的。什么是根本的?即是对世界的本原及人与本原的关系的看法、观点,如果只是一些肤浅的,一般的具体看法也不能称之为“世界观”。做了这些工作后,才算真正记住并理解了这一概念,才能解好题。以下列选择题为例:

  下列观点属于世界观的有:

  (1)一切从实际出发(2)上帝创造了世界(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4)世界是物质的(5)宇宙没有起源(6)物极必反

  A.(2)(4)(5)(6) B.(1)(2)(3)(4)(5)(6)

  C.(2)(4)(5) D.(2)(3)(4)(5)(6)

  对照对概念的理解,不难发现其中的(1)(3)不符概念要求,所以应选A。

  还有高一同学学过的家庭生活消费的含义,包括六个要素:目的、方式、客体、主体、过程、结果。

  二思所学知识的相关论据

  思想政治教材中除了定义之外的知识点,一般可将它们归为两个角色:论点和论据。充当论据角色的内容和形式较多,包括引文、语录、名人名言、数据、实例、图表、漫画、小框题等。明确了所学内容的这层关系后,就能将其具体化,而不再是悬在半空的“风筝”,并能在考试中作为联想的依据。

  如对哲学常识上册P88“其次,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这一知识点,作为论点,为它服务的论据较多,有其理论依据,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那么,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有毛泽东的语录:“将来有将来的两点,现在有现在的两点,各人有各人的两点。总之,是两点而不是一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有反面实例:“在生产中只重数量、速度而忽视质量、效益,只重经济发展而不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等”,还有漫画“为看问题片面者造像”。当然,对这些论据并不要求死记硬背,只要求了解即可。总之,学习知识点时一定不能只背条条,否则,连记住它也困难,还谈什么应用,更谈不上创新了。

  三思所学知识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每个知识点都是一个完整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只有将其归到所属的位置上去,才能牢牢地把握它,进而应用它。而一个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定,即纵的方向和横的方向或者垂直的方向和平行的方向。所谓纵向的、垂直的关系,就是知识间呈所属、包容关系,横的平行的关系也就是并列关系。这两种关系就相当于数学上坐标轴的纵坐标和横坐标。有了这两个坐标,一个点的位置就清清楚楚了。同样,有了这两种关系,政治上的某个知识点的位置也就清清楚楚,而不至于发生知识的“张冠李戴”。

  如“其次,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这一知识点,从纵向上看,往上看,它属于辩证法中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的一个方面,往下看下面所列举的“理论依据”、语录、反面实例、漫画又是这一观点的论据;从横向上看,它与“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并列。这样从上到下一条线,从左到右一条线,其交*点就是这个知识本身。

  四思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理论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记住它,而是为了应用它,做到“学以致用”。我们学习了某个具体知识后,一定要尽可能地用它来分析现实问题。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如在学习中“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方法论要求时,我要求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分析,刚好期中考试结束不久,有一位同学就想到联系期中成绩来讲(发言的同学考得不错)。他说:从联系的观点来讲,期中考试之所以能取得进步,与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分不开(联系的普遍性),也是自己刻苦学习的结果(因果联系),个人取得的成绩也是整个班级成绩的一部分(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从发展的观点看,这次考试仅仅说明整个高二学习中一个阶段的问题,能取得如此成绩既有外部条件,也有自身努力(内外因),也是长期努力的结果(量变、质变),期中考试虽取得好成绩,不一定下次就考得好,以后就一直好(事物发展的趋势);从矛盾的观点看,既要看到总的成绩还不错,也要看到有几门学科还不理想(一分为二)。这个同学的发言,赢得了一片掌声,因为他取材鲜活,将枯燥的理论生活化,从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五思所学知识能否与学科内的知识甚至其他学科的知识相联系

  这是在新的形势下要求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如在讲述“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题时,提到了一个当今世界的共同课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用来说明我们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是整个经济发展全过程的一个阶段,应该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在这儿是用来说明发展观点的。

  这个问题从学科内来讲,还可以用联系的观点来说明,可从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生态的关系来看,也可以用认识论部分关于认识的发展的知识来说明,还可以用高三政治常识中关于国家职能的知识来说明。

  从学科间的综合来讲,可以结合地理学中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来讲,可以结合化学上经济发展中产生污染的化学成分,对人体的危害及如何解决来分析,也可以结合生物学中这些污染物对各种疾病的产生,对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影响来分析,还可以结合历史上的一些污染事件如伦敦的酸雨事件,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给人类造成的灾难,联系1998年我国长江等流域的特大洪水给我国带来的重大经济损失来思考。这样学生的视野就开阔了,对当前的知识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五、联系实际、关注时事

  时代性是政治课的生命力,时事材料是学生理解教材理论的重要纽带,因此要注重教学生平时多关注时事,及时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上了解最新的时事信息,并动用课本上的知识分析纷繁复杂的时政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则得到真正贯彻实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让学生从报刊、电视中了解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我军飞机事件,美出售先进武器给台湾、中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协议等时事知识,结合高三政治常识,分析中美关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及21世纪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向,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理解中美之间在斗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斗争的根源。导学生关注时事,既可以活跃学生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加深学生对一些理论问题的认识,从而达到能力和政治素质培养的双重目的.

  掌握时事有许多渠道,可以听新闻,看报纸或者听老师的讲解。分析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之后,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也就增多了,而且还掌握了许多解题技巧。高三总复习阶段对政治来说是很关键的,即使你以前有什么掌握得不够好的知识也可在这段时间补上。这时尤其要注意关注时事。可以买一本讲解时事的书,把原理先列在一个本子上,再把可以用该原理分析的时事内容,写在原理下面,复习的时候再看一下,效果很好。到高考前则主要是看一些各地的模拟试卷,看它们对当前的热点有哪些提问方式,该如何分析,如何表述。最后阶段做的政治问答题要及时地整理起来,按照时事内容归好类,同一个问题有几种思考角度,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了。要把政治学活,懂得活学活用。

关于我们 | 汇款账号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2024  西安家教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24753号-13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和网友上传,版权归原创作者和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首页

教员库

学员库

联系我们

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