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教资讯 西安

写作问题中的“记流水帐”现象

2011/5/25 8:26:00 浏览:630 来源:西安家教网

 在中小学孩子的写作中,普遍存在一种“记流水帐”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在接受写作任务后,大脑中没有进行立意、选材、结构等组织材料和谋篇布局的方法或思维程序,写出的作文没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常常只按事情发展的自然顺序,从头到尾记叙事情过程。犯有这种毛病的孩子在作文时不会对材料加以取舍,也不会做详略处理,说许多与主题无关的废话,甚至造成作文“离题”现象,他们大脑中尚未形成围绕中心思想组织材料的思维能力。其主要原因在于缺少某种知识,即如何立意、选材、组织作文的知识。这种知识是什么样的呢?如果老师告诉他们如何立意、选材、组织作文材料,他们是不是立刻就会写作文了呢?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没有哪位老师不会告诉学生如何立意、选材、组织作文的方法的,可是到头来他们还是不会作文。

  既然老师给他们输入了这种知识,他们不再缺少这种知识了,就应该有这种能力了。可是,为什么他们在获得相应知识以后却表现不出相应的能力呢?原因是他们缺少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能够轻易用语言表达的知识,而是一种不容易用语言阐明的知识,被称作“隐性知识”或“缄默的知识”、“未明言的知识”。通俗地说,就是有一种制约孩子某种能力的知识,它是默会的,不容易用语言表述,不容易由外部直接传授或通过培训获得,它影响、制约着孩子的能力。而且这种知识在本质上是程序性知识,是怎么办的知识。

  老师在每堂课开始的时候,都会介绍与新知识有关的某种旧知识,以便引出学习新知识的话题,为新知识介绍有关背景知识,然后概要介绍新知识,为学习作铺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先行组织者”。因为它仅仅为本课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提供固定知识点,这些固定知识点是用来同化新知识的,从一个角度、一种特征和一个方面对各种类型的知识学习起组织作用。

  在孩子文科能力强弱原因的分析方法与教育对策的制定上,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持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能力发展观点,认为像中小学生作文“记流水账”之类现象的实质,是由于孩子缺少写作的材料取舍能力。而缺乏这种能力的孩子,其大脑中一定缺少某种必需的专门知识及其结构。例如,在以往学习训练中没能形成关于怎样立意和选材的知识经验与结构。

  传统的作文能力训练教学之所以不明显,其根本原因之一,是由于人们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只有在大量练习之后才可以获得能力,而少量练习则不能。不少人常常把这种现象解释为“越练大脑皱褶越深”,所以要多练。现代认知科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孩子在多练过程中,头脑获得了书本上没有,而实践中又需要的某种概括化经验或未明言的知识。

  关于写作中这种概括化经验或知识的功能与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就像词作为概念的载体一样,概括性知识作为孩子在练习中获得的种种知识经验的载体,便于写作思维时在短时记忆中组织操作,从而使思维变得简捷、深刻和灵活。

  第二,孩子在练习中获得的知识、经验总是带有个别性,如果及时与一个人为设计或选择的适当概括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知识组块,那么,这个在练习中获得的感性经验便升华为更一般化的,更概括化的知识经验结构,它远比在练习中获得的具体的知识经验更为完善和深刻。这样一来孩子便在这个作文问题上具有了抽象、概括思维的知识结构。而这一知识结构具有更为广泛的迁移性,更容易在下一次作文思维过程中被激活和运用。

  第三,总有一部分在作文练习过程中不善于独立概括的孩子以及不知道应该概括什么和不应该概括什么的孩子,在大量的作文练习中很难自发形成某些恰当的概括化经验。因此,仅仅是让孩子“多练”而不及时提供概括性的知识或经验,也是造成作文思维能力增长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抽象、概括性知识的设计和呈现,是先行组织者辅导策略的第一个关键性特点。其实,为了获得一种特殊能力而掌握一两个设计的好的、读起来流利上口的抽象的命题句子,并不会给孩子增加多少负担。

  在先行组织者策略辅导中,这种知识或经验必须尽早呈现。只有先行的概括性知识,才能更好地统摄、概括后来讲授与练习中获得的种种具体知识和感性经验。这既是先行组织者之所以被称为先行组织者的原因,也是先行组织者辅导策略之所以能够更有效培养孩子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把每个先行组织者知识放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归纳获得,那么,孩子就会失去将先行组织者与辅导和练习过程中的一个个的具体问题情境、问题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等等建立条件化联系的机会。因为当“后行组织者”被获得时,就要下课了;而先行组织者知识则在几乎整整一堂课的教学或练习过程中,数次、数十次地被用到。

  例如在呈现先行组织者后,可以多次用语言、图形、线段、手势或口气等有意暗示或明确示意孩子,注意概括性知识命题与具体事件实例、程序性知识点等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这是有意地促使一种一般、抽象与具体知识之间的条件化结构联系的建立。这对于孩子获得那种具有作文能力效应的知识结构来说,是非常关键的细节。

  在先行组织者呈现完成之后的教学中,所有扩展性练习的目的,一是使孩子获得更多的具体实例(或问题情境)、具体方法(或程序性知识);二是获得这些具体实例、具体方法与抽象概括知识命题之间的条件化结构联系形成。一个抽象概括知识命题是否具有实际能力效应,关键在于它能否与众多具体的实例知识经验、问题情境、程序性知识等之间建立起条件性的和网络化的结构联系。知识之间的这种网络化的联系,就是使孩子在写作或解决问题时,其大脑中的一般的、抽象的、概括性的知识与具体实例、方法等同步浮现出来。

关于我们 | 汇款账号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2024  西安家教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24753号-13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和网友上传,版权归原创作者和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首页

教员库

学员库

联系我们

管理中心